实盘股票配资:Arm或落入美企手中 处理器架构之争再引关注 RISC

2020-09-14  
阅读数:192

来源:彩联

周一(14日)a股市场之前,英伟达正式确认与软银达成400亿美元(约合2733亿元人民币)收购ARM的协议。

根据交易条款,前者将向后者支付总额为215亿美元的普通股和120亿美元的现金,其中包括签约时的20亿美元,并为ARM员工提供至少15亿美元的股权。

收购完成后,ARM将成为美资企业。然而,英伟达强调,作为公司的一部分,ARM将继续运营其oauth2.0模式,同时保持全球客户中立。

ARM靠授权处理器架构盈利 华为是其主要客户之一

据了解,CPU的架构一直以X86和ARM为主。其中,X86架构的版权属于美国英特尔公司,该公司自80年代起停止向其他半导体公司提供英特尔80386的技术信息。随着近年来X86 CPU的知识产权壁垒越来越多,X86芯片市场上只有三家厂商,分别是Intel、AMD和Cyrix。

虽然ARM架构的版权目前属于日本软银集团,但其商业模式是将处理器架构许可给其他厂商生产,并收取自己的许可费。不同于英特尔帮助ARM架构快速发展的商业帮助,后来者的地位堪比X86架构。

目前ARM架构几乎为所有移动设备(如电话、平板等)提供芯片技术,并正在扩展到汽车、数据中心服务等设备的处理器。

在中国,ARM架构的授权客户超过150家,国内95%的SoCs都是基于ARM架构技术开发的。华为也是ARM的主要客户之一,并获得了ARM v8最新版本的永久授权。

RISC-V架构崛起 成本和灵活性优势明显

除了X86和ARM架构,另一种CPU架构RISC-V也出现了。据了解,自2010年RISC-V诞生以来,就呈现出与X86和ARM架构三足鼎立的趋势。

根据Semico Research的报告,预计到2025年,采用RISC-V架构的芯片数量将增加到624亿,2018-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146%。

财新证券分析师思彦8月10日报道,RISC-V指令集架构是第五代简化指令集,其核心设计思想是简化的技术风格和开放的商业模式。与X86和ARM指令集架构相比,RISC-V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体积小、速度快、功耗低的要求,运行效率大大提高,在成本和灵活性上的优势更加明显。此外,斯延认为,由于RISC-V的开源特性及其逐渐被全球主流厂商接受,中国芯片厂商通过RISC-V架构实现某些领域的技术自主是可行的。其中,阿里旗下的半导体公司平头阁率先部署开源RISC-V架构技术,推出了更加开放灵活的自主开发处理器IP,能够满足不同场景的性能和功耗要求。

RISC-V架构的发展,有着以前的开源指令集所没有的历史机遇:一是物联网的应用正在兴起,二是半导体的本地化正在加速。从产业链上下游情况来看,中国厂商已经在芯片ip开发环节、芯片设计环节、终端品牌、平台环节进行了布局。

鑫源股份-U:依托独立的半导体ip,为客户提供基于平台、全方位、一站式的芯片定制服务和半导体IP授权服务。2018年9月,作为第一任董事单位,公司与上海IC行业协会合作,加入国内数十家RISC-V重点企业、研究所、投资机构,成立中国RISC-V产业联盟(CRVIC)。旨在加快完善国内RISC-V“IP-chip-software-complete machine-system”产业生态系统,建立一套基于RISC-V指令集

全志科技的生态:在布局ARM生态的基础上,与阿里合作布局RISC-V生态,推出智能硬件、平板电脑、工业交通、高清视频解码等领域满足客户需求的SoC产品。



(以上就是关于“实盘股票配资:Arm或落入美企手中 处理器架构之争再引关注 RISC”的全部内容。文章来源:配查查,本文地址:http://www.zhehuidb.com/news/gupiaopeizipingtai/3983.html)

  • 无查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