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查网贷]中国社科院人口所:疫情影响就业仅限于一季度,重点救助小微企业

2020-02-06  
阅读数:195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疫情对就业的影响仅限于第一季度,优先考虑小型和微型企业

采访经济战争中的“流行病”(3)

编者按:新的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具有威胁性,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充分评估疫情对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恢复生产和稳定经济的政策建议,《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来自科研机构、大学和市场机构的一些经济学家。该系列文章将陆续发表,请注意。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杜洋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从各方面的信息来看,此次疫情的影响不会比2003年非典疫情更长。据初步分析,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疫情可能导致一季度城市调查失业率上升0.3个百分点。疫情结束后,经济活动将迅速恢复,对全年新的就业目标没有明显影响。

窦阳还指出,在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住宿餐饮、住宅服务、娱乐租赁服务六大重点行业中,有857万法人和5134.9万个体户。集中救助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及其员工应成为应对疫情引发的就业问题的重中之重。

疫情对就业的影响仅限于第一季度

证券时报记者:2月3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做好“六个稳定”工作,做好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要做好“六稳”工作,首先是“稳定就业”。目前,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疫情持续的时间越长,就业压力就越大。你能谈谈今年对疫情对就业的影响的总体判断以及对中国新增就业人口规模的预期吗?

Duyang:流行病时期的社会动员是非常时期的应急措施。许多地区采用了一级反应机制。虽然适逢春节假期,并采取了延长假期等措施,但对一些行业的影响确实明显。这种流行病对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的影响是通过对经济各行业的影响传播的。具体来说,有以下两种基本机制。一是疫情导致节假日延长导致经济活动暂停造成的损失,主要集中在对供应方行为(如生产)的影响上;第二,疫情控制期间非常措施对即时需求的影响。它主要是第三产业的一部分,如旅游、交通、餐饮住宿、批发零售和娱乐。

该流行病对就业的总体影响取决于该流行病的持续时间。正如你所说,“疫情持续的时间越长,就业压力就越大。”然而,从各方面的信息来看,这一流行病的影响不会比2003年非典疫情更长。这主要是基于过去17年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1)与非典疫情相比,中国在以分子生物学技术为代表的诊断和医学方法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有利于控制后续疫情;(2)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可以为准确抗击疫情提供科学决策依据。(3)公众在抗击非典方面积累了经验和教育成果,政府和有关部门也积累了经验,有利于疫情的控制。因此,我们计算出疫情对就业的影响仅限于第一季度。

抗击艾滋病期间的社会动员不能用传统的市场供求规律来分析其就业效应。随着疫情尽快得到控制,其随后对就业的影响是有限的。根据我们的初步分析,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一些产业的关闭,第一季度城市调查的失业率可能上升0.3个百分点。一般来说,这种流行病只造成了一场浩劫

集中救助小微企业是应对疫情、“稳就业”的重中之重

杜扬:这次疫情的爆发与2003年非典的爆发不同,它确实会带来不同的影响。然而,应该指出的是,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结构与2003年有所不同。首先,我国综合国力的巨大进步为我们提供了更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更丰富的手段来应对这一流行病。同样,应对劳动力市场冲击的能力也大大增强。

其次,非典爆发时,中国经济结构中的主导产业是第二产业。2003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6%(工业增加值占40.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42%。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初步核算结果,2019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3.9%。疫情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经济活动的影响机制存在明显差异。由于第二产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供应方(生产),因此在回收和后续补救方面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相比之下,这一流行病对第三产业的影响集中在直接需求上,导致无法挽回的更直接损失。因此,“稳定就业”的目标也应该更加集中在这些第三产业部门。

疫情的爆发发生在春节期间。一方面,与春节假期的巧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就业的影响;另一方面,节后时期一直是就业转换的高峰期,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疫情引发的劳动力市场摩擦。然而,这种流行病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是不同的。疫情结束后,企业的就业不一定会减少。相反,经济活动的迅速恢复将带来就业需求的反弹。

但是,随后的“稳定就业”政策应侧重于确定受疫情严重影响的关键行业(如上所述),并根据这些行业的就业特点准确实施政策。这些行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小型和微型企业以及个体企业的集中。根据第四次经济普查,在批发和零售、运输、住宿和餐饮、住宅服务、娱乐和租赁服务这六个重点行业中,个体经营户的平均规模不到3户,法人的平均就业规模大多不到10户,这意味着大量小型和微型企业在这些行业中从事商业活动。这六个行业的法人实体数量为857万。如果这些企业中有5%因疫情影响而无法持续经营,将涉及428,500家企业。六个行业共有5134.9万户个体经营户。如果10%的个体经营家庭由于疫情的影响而无法持续经营,将会有500多万人受到影响。

因此,当务之急应该是重点救助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及其员工,以解决疫情引发的就业问题。

疫情结束后应允许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适当延长工时,补救生产损失

证券时报记者:在看到疫情对就业的负面影响的同时,似乎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就业机会。如新经济灵活就业,人力资源软件即服务等。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杜扬:首先,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个快速结构调整的时期。突出的表现是,新的就业机会主要出现在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部门,如互联网、数字技术、现代物流和服务业。在过去的几年里,第二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就业净流失的部门,这意味着中国的就业结构在疫情爆发前经历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当然,这种流行病是影响几乎所有群体的重大公共事件。它的影响可以客观地促进一些原本可行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就像非典对互联网经济的催化作用一样。

证券时报记者:鉴于在“稳定就业”方面遇到的挑战,你能详细阐述你的政策建议吗?

Duyang:我们之前的分析表明,尽快结束疫情是恢复经济的最重要的先决条件

第二,疫情控制取得明显成效后,应努力恢复相关受损行业的经济活动。对于受暂停生产或工作影响的第二产业,应允许企业使用更灵活的就业制度(如加班),通过在一定时间内适当延长工作时间来弥补爆发期间的生产损失。

第三,我们应该增加对收入影响较大的群体的社会援助。将向企业因疫情影响而难以生存和失去工作的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援助。灵活运用积累的失业保险基金,减少失业造成的工人福利损失。

优化住户调查指标设计和抽样方案可解决灵活就业统计的挑战

证券时报记者:最后,你能评论一下新经济创造灵活多样的就业方法给就业统计带来的挑战吗?你认为今年解决这个问题会有新的进展吗?

杜洋:收集就业统计信息大致有两种方式。一个是基于企业和雇主的报告收集系统,另一个是基于住户调查的信息收集。新经济创造了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甚至改变了传统的雇佣关系。因此,以前的就业统计方法将受到挑战。然而,基于住户调查的信息收集仍然可以使用。

从目前的国际就业统计来看,家庭调查仍然是最重要的方法。因此,我们的统计系统也需要进一步发挥住户调查的作用,使其成为就业统计的主要信息来源。

当然,基于雇主的信息收集对于理解就业需求的变化是非常必要的。由于新经济依赖平台服务,只要在家庭信息采集中优化指标设计和抽样方案,并结合平台信息,就可以通过更新技术手段来完善现有的统计系统。



(以上就是关于“[51查网贷]中国社科院人口所:疫情影响就业仅限于一季度,重点救助小微企业”的全部内容。文章来源:配查查,本文地址:http://www.zhehuidb.com/news/gupiaopeizipingtai/3025.html)

  • 无查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