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资门户: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成因及应对

2020-01-23  
阅读数:194

自2019年12月以来,武汉爆发了不明原因肺炎。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武汉肺炎的流行与一种新的冠状病毒有关。中间宿主可能是武汉华南市场的野生动物。疫情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病毒变异和政府的防控措施。建议加强信息公开、科学保护、群防群控,及时隔离传染源,吸取应对非典的经验教训,动员社会力量尽快控制疫情。

注:本报告中的数据和信息来自公共数据、权威机构和科学分析。

1.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病原体、来源、传播途径及严重程度

1.1病原体:一种历史上从未见过的新冠状病毒

武汉肺炎的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历史上从未有过。1月5日,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从武汉肺炎患者标本中分离出一种新冠状病毒。经过高通量测序和比较,证明武汉新冠状病毒在历史上从未存在过。因此,世卫组织将该病毒命名为“2019年新冠状病毒”(2019-nCoV)。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机制。分子结构的模拟计算表明,武汉新冠状病毒能与人体内的ACE2蛋白相互作用,进而感染人体呼吸上皮细胞,引起发病,这与其他能感染人体的冠状病毒相似。

1.2来源:据推测,蝙蝠和未知中间宿主

目前已知可以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共有7种,其中3种致病力较强,即SARS、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和武汉新型冠状病毒,其来源均为蝙蝠且感染路径较为相近。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也可能是蝙蝠,中间宿主可能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野生动物有关。陈嘉园等人于2020年1月21日在《《生物信息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利用β冠状病毒基因组及其编码区中的互补回文序列分析和追踪了武汉2019年新冠状病毒。溯源分析的结果支持其源自中华菊头蝠。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已将传染源指向武汉的华南海鲜市场,那里有许多“野生美食商店”,这表明中间宿主也可能是野生动物。这一猜测在2020年1月22日国家新闻办公室的新闻发布会上得到证实。

1.3传播途径:呼吸液滴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目前,武汉还没有对新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只能确认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参照冠状病毒的其他传播途径,武汉新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可以是1、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2、气溶胶传播或吸入空气中含有病毒的气溶胶而不与患者见面引起的感染;3、间接传播,被污染的手、玩具等传播。通过口腔鼻粘膜,结膜。

1.4严重性:根据病毒变异和政府防控措施

病毒变异方面,形势有可能严峻化,冠状病毒属核糖核酸病毒,变异性强,目前疫情处于中前期。因此,病毒变异和超级病人可能随后发生,增加了防控难度。

政府防控方面,目前正在采取强力措施,中国加强了武汉新冠状病毒的整体防控。与2003年非典疫情相比,防控反应更快、更强。首先,武汉新冠状病毒已被列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了最高级别的甲类传染病防控措施。第二,武汉关闭和整顿了华南海鲜市场,并采取措施控制人员出入境。第三,建立了疫情信息日常通报制度。第四,武汉新冠状病毒诊断和治疗指南已经发布。

但应同时注意,由于病毒在冬季更加活跃,加之临近春运导致的人员大幅流动,此次疫情控制仍然面临较大压力。

2. 影响:民众恐慌、考验公共应急和治理能力

2.1引起恐慌,对某些行业的短期影响

截至2020年1月23日,武汉新冠状病毒已被证实有600多人死亡17例,同时显示出传播趋势。各行各业的人都非常关心和紧张。面具等防护用品在一些地区缺货。

参照以往类似情况,预计疫情不会对整体宏观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影响,短期内主要影响客运、旅游、餐饮和零售行业。

2.2测试政府的治理能力和卫生系统的应急能力

自12月31日起武汉市卫健委即建立了疫情通报制度,但仍然有一些问题:一是前期发布频率偏低。从2019年12月31日至2020年1月10日,只发出了4份通知,大大低于此后几乎每天报告的频率。二是2020年1月10日-2020年1月17日之间新增病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仅从41例增加到45例,2020年1月18日以后新病例数量激增;三是部分通报内容有待商榷,如果“14我

以上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民众的误解和恐慌。

2003年非典疫情持续了约8个月,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损失。原因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一方面,非典是一种新型病毒,传染性强,无特效药物。另一方面,政府在中前期对信息披露不够重视。疫情通报的频率在前五个月中每周只公布一次,而且有延误和隐瞒报告。此外,病毒分离和鉴定中的错误导致失去了控制疫情的宝贵机会。此外,医院感染缺乏控制,导致医务人员感染,也是非典疫情中的突出问题。

武汉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同样考验我国卫生系统的应急能力,如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制作诊疗指南、资源调度等。院内感染控制方面

3.2信息披露:及时通知和普及保护知识

制作临床诊疗指南方面疫情控制需要政府和卫生系统以及普通民众的合作。因此,透明及时的公共信息发布不仅体现了公民的知情权,而且有助于使人们了解疫情的严重性和保护措施,从而动员社会各方面的群众防控力量,有助于维护政府的公信力。

3. 应对:信息公开、科学防控、群防群控自2003年以来,中国投入巨资建设覆盖全国的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该系统已从过去的逐步报告转变为覆盖村庄的在线报告。因此,应充分利用该系统的功能,加强症状监测,报告未知传染病,避免漏报、迟报和漏报。

3.3科学防控:关键在于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于此次武汉冠状病毒疫情建议如下:一是信息充分公开,保持每日疫情通报制度,缓解民众恐慌;二是科学防控,加强科学研究,确保病毒分离鉴定没有错误,尽快明确其传播途径;三是第一时间隔离传染源并切断传播途径,完善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的标准和规范;四是群防群控,号召每个人做好个人防护,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隔离治疗患者和病原携带者,隔离时间根据体检结果确定;第二是在诊断前将疑似病人隔离在指定地点进行治疗。第三,应在指定地点观察医疗机构中与患者、病原体携带者和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触,并采取信息公开有助于控制疫情。

充分利用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的其他必要预防措施。由于75%以上的新传染病来自动物,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粮食及农业组织等机构早就提出了“一个健康”的概念,将传染病的监测对象转移到动物工作者等高危群体,通过日常监测变被动为主动,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传染病。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已经纳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其关键在于隔离传染源并切断传播途径此外,今后要进一步倡导公众健康饮食文化,减少野生动物的消费,普及与野生动物相关的防疫常识,增强公众的安全意识。

3.4群防群控:避免经常外出、通风和洗手

。(甲类是强制管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上报,农村不超过6小时)。目前武汉市已经加强对进出人员的管控,在公共场所大量设置体温检测点、发放宣传手册及口罩,抽查私家车上的活禽、野生动物等,对于隔离传染源有积极作用。

WHO倡导传染病监测模式关口前移。,避免与感冒或流感样症状的人密切接触;

对于紧缺的口罩等防护用品要加大保障力度。,可以使用普通医用外科口罩、N90口罩和N95口罩。综合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WHO及湖北省卫生计生宣教中心的意见,以下八项措施可预防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研究表明,普通医用外科口罩与N95口罩在预防传染性急性呼吸道感染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因为病毒液滴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大于2.5μm,而普通医用外科口罩已经达到0.3μm,这就足够了。

一是尽可能不去武汉,避免接触人流量大的地方,如果有持续发热的症状,请及时就医;

二是外出应佩戴口罩,用肥皂和水洗手40-60秒以上,用酒精免洗溶液洗手20-30秒,保持室内空气循环;

但应避免重复使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鼻子和嘴。

三是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洗鼻肉和蛋应该在食用前彻底煮熟。

四是勤洗手、多通风避免与野生或农场动物无保护接触;

五是

六是

七是

3.5诊断和治疗:没有特定的药物,症状治疗以

八是合理锻炼身体、保持均衡的膳食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为主。根据国家卫生和安全委员会发布的新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断和治疗计划以及武汉同济和武汉联合发布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核酸检测确定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并立即进行隔离治疗。

灭活病毒方法。根据已有的冠状病毒研究资料,56℃保持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冠状病毒。但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冠状病毒。值得注意的是,吸烟、室内煮醋、抗生素、奥司他韦、利巴韦林并不能预防或对抗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而板蓝根的抗病毒作用尚未有定论,维生素C只能起到辅助补充营养的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配资门户: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成因及应对”的全部内容。文章来源:配查查,本文地址:http://www.zhehuidb.com/news/gupiaopeizipingtai/2627.html)

  • 无查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