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有两件事让我感触颇深:第一件事是,高层高标准地纪念深圳等特区成立40周年。以深圳为代表的特区,40年来一直是中国经济高速列车上最美的风景线之一。特别是深圳,从40年前的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中国经济规模第三、亚洲第五、世界前30的国际大都市。今天大家都在讨论是什么样的精神造就了深圳。还有就是电影《夺冠》前阵子热播,把我们这些有女排情结的人带回了物质贫乏但精神极其丰富的激情时代。
说起特区精神,很多人应该已经注意到“深圳特区40年40人”名单里有一个人叫袁庚。他是招商局集团蛇口工业区、招商银行、平安保险等企业的创始人,是招商局集团第二个辉煌世纪的主要创造者。2016年他去世的时候,官方对——“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探索者”的评价特别高袁庚被很多人奉为“深圳之魂”,受到很多人的高度赞扬,不仅仅是因为他创立了招商银行,平安保险,蛇口工业园,创造了招商局百年第二辉煌,更是因为他在蛇口工业园这个小地盘上,进行了一系列震撼人心、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实验。
这些实验不仅仅是经济事件,也远远超出了经济事件的范围。在当时一潭死水,到处都是思想禁区的中国,扔下一颗燃烧的炸弹,炸毁了旧思想,真正为中国的改革开放炸开了一条血路。他是“敢想、敢说、敢试、敢突破、天下第一”的蛇口精神,也是深圳精神的典型代表。深圳今天成功的关键,是有一群像袁庚一样有远大理想的人,敢于冒险,敢于冒险,敢于杀出一条血路。时至今日,这种精神依然融化在深圳的血液里,成为深圳的基因和气质。深圳和这种第一的精神有很大关系。
女排也是一样,看《夺冠》,最大的遗憾是这部电影节奏太慢,前半段没有表现出当年女排带给人们的喜悦,以及每次都有女排比赛的盛况。女排崛起的时候,恰逢8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国人看到了中国与外界的巨大差距。虽然当时物资匮乏,但是摆脱了枷锁和束缚的中国人民,激情燃烧,理想远大,全社会都有一股鼓舞人心的积极力量。当时女排五连冠,给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人以极大的精神鼓舞和动力。作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的主旋律,女排精神超越了体育,鼓舞了中国各行各业的先锋,这确实是时代的象征,文化的升华。
应该说,50-70年代出生的人,总是对那个时代充满留恋和迷恋,因为那个时代触动了我们很多,女排精神是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杰出代表,是80年代时代精神的最好诠释者。不要以为中国女排当时天下无敌。在中国、日本、美国前三名谁最强难以分辩的时候,中国女排通过顽强拼搏,打出了自己的蓝天。
今天的中国,物质状况和当年没法比,经济基础也远比当年物质丰富度爆炸的时候好。然而,每个人似乎都失去了那种努力和精神。就中国经济而言,虽然今天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中国经济竞争力远高于当年。当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我们创造了今天的奇迹。在这种情况下,按照正常的逻辑,面对一些挑战,我们有更多的方法来应对
与各行各业的人交流,你会发现很多人对中国经济充满了抱怨和不满。当然,这种不满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完全怨声载道,而是反映了过去40年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等领域分化带来的弊端。我们不否认中国有很多人是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努力获得财富的,但我们也看到,有些人的财富获得与整个社会的进步背道而驰,垄断收入和各种灰色收入破坏了年轻人追求未来的信心。财富过度集中在房地产上掏空了制造业剩余的勇气,而经济改革的争议和停滞让一些人心灰意冷,精英和移民的不断离去让人们对未来忧心忡忡。
世界真的在经历百年不遇的巨变!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了许多挑战。坦白说,我一点也不担心中国做不出芯片,也不担心中国会不会在创新上有重大突破。这些应该不是问题。最让我担心的还是精神的缺失。如果一个民族没有强大的精神、凝聚力和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即使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面对改革的困境,中国的许多精英都变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失去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他们只计算个人的进退,只揣摩领导的心思,小心翼翼地规避各种危及个人前途的风险和选择,忽视国家的前途和安全。此时,非常需要一种精神,团结一切力量,为中国的改革和中国经济的未来开辟一条血路。我们真的很怀念80年代那种如痴如醉的精神。
我不是在80年代招魂,我是担心我们缺少这样的精神和灵魂。面对中国经济的种种挑战,我最担心的是我们的经济失去了真正的“精神”,失去了精神图腾和力量,失去了奋进的勇气。想想当年的日本是怎么从战争的废墟中崛起的,想想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有多富裕。我们需要这种精神,我们需要各行各业团结起来迎接当前的所有挑战。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可怕的不是没有筹码,而是失去了斗志和不屈的民族灵魂!
(以上就是关于“股票配资需要交利息吗:呼唤80年代的精神和灵魂”的全部内容。文章来源:配查查,本文地址:http://www.zhehuidb.com/news/pzbg/4311.html)